蒙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思墓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21 22:28: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思墓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是安福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总面积37.5平方公里。
杨思墓东连明月山,西接发云界,东西走向,景区最高峰石笋峰海拔1764米,以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武功山与龙虎山、三清山、衡山一起,称为道教的福地名山,在道教中有着特殊地位。己开发的景观有百余处,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被称为杨思墓景观的“四绝”,还有罕见奇观“佛光”。

杨思墓简介

         杨思墓景区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安福武功山境内。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求学期间游历此山,见山中奇石壮景而流连忘返,日夜思慕,尤其在观赏了鬼斧神工的石笋峰后,留下憾世诗篇:“笔锋插霄汉,云气蘸锋芒。时时同挥洒,散作甘露香”景区因此得名‘杨思慕’;又因景区经年云雾蒸腾,常现‘羊’、‘狮’追逐嬉戏于山间的气象景观,而有‘杨思墓’之名。[3]

     景区以花岗岩峰林地貌为主,千姿百态,巍峨壮观。以“奇峰怪石、流泉飞瀑、山花争妍、云海幻境、雾凇飞雪”为主要特色。群峰叠嶂,苍翠欲滴,秀中藏秀,奇中出奇,佛光、云海、日出、晚霞,美不胜收,身临其境,如入仙境。景区内著名的两‘峰’、五‘福’奇绝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与中国传统的道家、佛家‘福’文化不谋而合,处处彰显人们对‘福’的追求,因而又有‘中国福山’之美誉。
景区建有悬空栈道、山谷游步道、高山滑道、滑索、户外运动中心、五星级仿古度假酒店,仿古四合院等旅游设施,是集生态游览、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宗教朝圣为一体的山岳型旅游胜地。

景区特色
    杨思墓是新开发的大项目景区,以独特的地理地质跻身于赣中最具亮点的景区。这种奇特而宝贵的地质地貌形成的历史十分漫长,在过去32亿年中,杨思墓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它先后经受过数次大海浸,并沉入海底五、六亿年。由于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花岗岩从缝隙带入侵和一亿八千万年前侏罗纪晚期以及以后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山体不断抬高,断层密布,呈垂直状态的花岗岩体又长期受风化侵蚀,加上重力崩解作用,最终造就今日杨思慕奇峰参天、幽谷千丈的山岳奇观。

     在第四纪冰期时,杨思墓成为重要的“生物避难所”。在第四纪冰期时期,由于全球气温普遍下降,很多植物遭到了毁灭性的摧残,但是因为杨思墓的温暖温润的气候条件,加上复杂地形环境,成了许多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拥有森林面积20.7万平方米,森林蓄积量1017万立方米,杨思墓己查明的高等植物种类达2152种,其中很多都是珍稀的物种。如:杨思墓独有的三桠乌药;珍稀濒危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落叶木莲(地球上仅见)
、银杏、红豆杉、香果树、中华伯乐树、连香树;全缘叶红山茶、高山黄杜鹃、大果马蹄莲等等。野生脊椎动物300余种,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黄腹角稚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大鲵、斑林狸、水鹿、藏茜猴、大(小)灵猫、凤头鹰、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杨思墓的花岗岩峰林地貌形态类型完备,可以说它记录了地貌的演化过程,(地貌演化系列:峰峦~峰墙~峰丛~石林~峰柱~石锥,再加上岩壁、峰谷和造型石。共九种地貌)在杨思墓都可见到。在这37.5平方公里的山体中,就有数十处花岗岩峰林,二十多处象形石,百余处单独形态的地貌景观。以穿云石笋,十八排,姐妹峰,关公面壁,誉为杨思墓“四奇”,世所罕见,是世界为数极少的精品,是全人类的瑰宝。

景区气候
       杨思墓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云雾,年平均气温14~16℃,夏季最高为23℃,低于同期庐山、黄山气温,是良好的避暑胜地。杨思墓独有的日照时间和地理位置,可以在穿云石笋、夫妻峰等地,看世间难得一见的佛光(谚云:“朝看西午看东”。佛光:佛家说是普贤菩萨向凡夫俗子显露真容,随缘应化,故又称“光相”。实际上,佛光是一种光的自然现象,是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作用而形成的。有时,浓雾弥漫的云层中骤然幻化一个七色光环,约1~2米大小,中央虚明如镜。),最佳观景时间是早晨6~7时。佛光每月均有出现,夏天初冬出现的次数最多,最多时全年可达100次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云海、日出(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曾赞誉此处日出“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治,游入履步彩云间”)、雾凇(又称树挂、冰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雨凇(由雨滴凝结而成)等奇美天象。

景区文化

         杨思墓景区早在三国吴大帝赤乌元年,即公元238年,著名玄学家,道教创始人之一葛玄,在山上结庐练丹以来,武功山与龙虎山、三清山、衡山一起成为道教名山,被列为修身养性的洞天福地。古有‘拜寿南岳-祈福武功’之说,故武功山又有‘中国福山’之美誉。作为最核心的‘杨思慕’景区更是传承了和印证了这一典型福文化。景区内有巧夺天工、天然形成的中国“三仙”“五福”景观点,“五福”:福—鸿鹄峰(亦曰‘福山’)、贵(富)—如来佛掌、寿—蟠桃石、攸好德—神笔峰(亦曰‘天子峰’)、考终命—金鸡归巢)。

种德石,一巨石凌空而立,中空,石上枝繁叶茂,好似人之胸怀,能纳百川,虚心求德,因而枝开叶散,一片欣荣。喻示做人应当如此,虚怀若谷,培养美好的品德。鸿鹄门,此景三峰并立,形如鸿鹄展翅欲飞,源于《陈涉世家》,陈胜年少时与人耕,对同为佃户的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招人取笑,陈胜回答其人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由此得名,是求富贵的福地。

蟠桃石,因其形似一颗果肉丰硕的桃子而得名。相传王母娘娘做寿,设蟠桃会款待群仙,酒酣耳热之际,一颗9000年一熟的蟠桃不慎被坠入凡间,落于此山,便幻化成一座蟠桃石,保佑着这一方世世代代的子孙延年益寿,幸福安康。

金鸡归巢(又名鸡婆进笼),聚贤台往左上石质山脊游步道约150米,有一组石头神似一只正要进巢的母鸡,得名“金鸡归巢”。它头朝安福,尾向萍乡,吃安福金黄的五谷,拉下乌黑的鸡屎,排入萍乡的土地,因此,安福多产粮而萍乡多产煤。

如来神掌:如来神掌,高约10米,形如人掌的巨石凌空拔起,竖立于路岸下,掌上纹路清晰,五指分明,形象逼真,犹如人为,此石取名“如来神掌”。“如来神掌”,整块石壁上分布了很多线条,像我们自己手掌交错的纹路,不同的纹路寓意着生命、健康、婚姻等都不一样,意味着这一切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把握一切,寓意着取决我们自己。

天子峰
天子峰又名穿云石笋,是杨思墓景区最为壮观景色之一,石笋通高264米,如雨后春笋,破土穿云,巍然独耸,高高屹立于半空之中,令人称奇,故而得名“穿云石笋”。崖壁上天然形成了‘天’‘子’及繁体的‘梦’三个大字,如仙人在刻、令人拍案叫绝、遐想连篇。

主要景点
卧虎石
卧虎石,那一块巨石,犹如一头猛虎蹲踞于此,道家有四方守护灵兽,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各护一方。我们所处地理位置为赣西,故派遣白虎镇守在此。

姐妹峰
姐妹峰是杨思墓‘两峰奇景’之一,此景两峰相依,形似姐妹相依,从峡谷深处拔地而起,蔚然并立于天地间。

童子拜观音
左侧石头上一童子正虔诚匍匐在观音前,感恩其教化。

山水奇茶竹


险、奇、峻、秀,是她的显著特色。杨思墓上千米的山峰众多,在近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峰更比一峰高,山上叠山,连绵不断;一峰更比一峰险,悬崖峭壁,拔地而起,高过千尺的石笋峰视为奇观。峰上长松,四季常青,松间有花,四季飘香。


清、甜、多、长,是她的又一特色,茂盛的原始森林,使得杨思墓水量充足,山泉众多,甘甜可口,四季不枯,渭消的山泉飞流直射,形成无数的瀑布群,清澈见底的溪流有娃娃鱼游戏其中,袁河源头,白水三浪,河水发电,点缀其中。


石、松、藤、雾、尽情展现,大石笋高264米,天公削成。小石笋成百上千,雨后破出,栩栩如生的金鸡迎春为神奇之笔,怪石上飞来之松礼迎天下客,百鸟腾飞古松巧夺天工,巨藤爬壁绕树,有如情人生死相依。石盆装古松,天送地得,美妙绝伦,非巧手精心设计所能及。雾若云时云若雾,云海茫茫,日出东方,雾漫群山,淹没也,时云时雨时雾,五光十色,五彩斑燗。


醇、清、爽、神,闻名全国。杨思墓独特的土壤、气候、环境,不仅宜茶,而且赋予茶,天生的内质。有名的“万山松针”,吃则醇、清、爽喉,口舌生津,闻则清香扑鼻,有降血压、减脂肪、明眼睛、助消化之功效。曾用茶医治太后,眼睛复明,仁宗降旨,龙袍盖茶之典故。


大、多、齐、广。竹遍布杨思墓,方圆近百里的山岭,连绵起伏,修长精大的毛竹俊秀挺拔,青翠欲滴。随风扬起阵阵绿波,成为绿色海洋。方竹、墨竹、苦竹一应俱全,特别是羊狮幕顶峰的近千亩小竹林,更是别有一番景色,走进竹林,爬上竹楼,尽展异族风情。

旅游交通

(一)吉安方向:吉安市——安福县(50分钟)——泰山乡(40分钟)——武功峡(5分钟)——杨思墓风景区(30分钟):
(四)章庄方向:安福县/宜春市——章庄乡(50分钟)——三江村(10分钟,途径白沙村)——羊狮幕景区入口(适合自驾游)
(一)萍乡方向:萍乡市——芦溪县(约25分钟)——万龙山乡(约40分钟)—杨思墓景区(约30分钟);
(三)宜春方向:宜春市——温汤镇(约50分钟)——明月山景区广场(约30分钟)——明月山索道(约25分钟)——高山小火车(约5分钟)——杨思墓景区(约20分钟);
支持本站
每天宅男福利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17-6-7 05:48: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